>>

硕士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(修订)

发布时间:2016/04/11 11:01:16    人气:

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,研究生导师实行岗位管理,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,制定本管理办法。

第一章  申请条件

研究生指导教师(以下简称导师)按责任分为第一导师、第二导师;按是否为本校人员分为校内导师、校外导师;按学位类别分为学术学位导师、专业学位导师。

第一条  校内导师

1.拥护党的领导,热爱研究生教育事业;治学严谨,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团结协作精神;教书育人,为人师表。

2.具有硕士学位(50岁以上除外)的副高级及其以上技术职务;具有博士学位的中级及其以上技术职务。

3.正在从事的教学、科研工作与申报的学科、专业一致。能系统地讲授1门本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,或能指导研究生专业实践活动。

4.具有在科研处登记、可支配的研究经费(学术学位导师自然科学2.0万元,人文社会科学0.5万元;专业学位导师经费要求减半)。

5.年龄不超过5758周岁,身体健康,具备延聘条件的教师经个人申请年龄可放宽至6263周岁(学术学位取下限,专业学位取上限)。

6.近三年来达到下列条件之一:

1)在我校规定的一类学术期刊,或被SCISSCIA&HCIE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本专业研究论文1篇(第一作者,或本人指导的我校研究生为第一作者的通讯作者,且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。下同);或在核心期刊发表本专业研究论文2篇。

2)正式出版学术专著、技术专著或教材1部(第一、二作者)。

3)获得省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1项(国家级奖计前7名,省级一等奖计前5名,省级二等奖计前3名,省级三等奖计第1名);或获得市、厅级科研奖励一等奖(第1名)。

4)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;或实用新型专利2项;或通过新品种审定1个。

5)正在主持国家级或省(部)级有财政经费支持的项目。

第二条  校外导师

1.各学院(系、所)可以根据研究生教育需要选聘校外学术学位或专业学位导师。

2.校外导师要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或技术水平,对我校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能起到积极的作用。

3.校外导师要依我校有关规定认真履行导师职责,并服从管理,能与学科保持稳定的联系。

4.对校外学术学位导师,主要考察其学术水平,申请条件参照校内导师。

5.对校外专业学位导师,主要考察其技术水平以及能否为研究生提供校外专业实践的条件。

6.校外导师由学院(系、所)聘任。

第二章  遴选程序及方法

第三条  导师岗位每年申请一次。申请时间在全日制研究生复试前、在职研究生入学后的4月上旬。

第四条  导师遴选程序和方法如下:

1.申请者填写《研究生导师岗位申请表》(附表),提交到相关院(系、所)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。

2.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申请条件进行审核,合格者作为导师候选人,并报学位办审核批准后予以公布。

3.研究生入学后,通过双向选择确定导师岗位名单,并报送学位办备案。

第三章  考核程序和方法

第五条  每年9月上旬,学位办组织学院(系、所)对该年度已经毕业研究生的导师进行考核。

第六条  考核分优秀、合格、不合格三个等级。

1.优秀: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论文的。

2.合格:按要求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(学术学位34年,专业学位23年)。

3.不合格: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不合格。

1)因导师原因,连续两年所指导的研究生不能正常毕业的。

2)对研究生管理松懈,以至研究生出现严重违纪行为的。

3)其他有严重损害学位点和学校声誉行为的。

第七条  考核结果的使用

1.考核优秀者,学校予以表彰奖励并可以继续申请导师岗位。

2.考核合格者,可以继续申请导师岗位。

3.考核不合格者,视情况暂停13年导师岗位的申请。

第四章  导师的职责

第八条  硕士研究生导师作为研究生学业指导和管理的第一责任人,要切实落实好“导师负责制”和“导师经费资助制”,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成长、成才中的主导作用,具体包括:

1.承担研究生招生录取的命题、考试、评卷和复试等任务。

2.承担一门以上研究生课程,并提供课程教学大纲。

3.参与制定本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。

4.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,包括确定研究方向、选课等。

5.指导研究生加强政治理论学习,加强社会责任感以及创新精神、艰苦奋斗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,加强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,努力提高研究生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。

6.指导研究生及时了解国内、外本学科的研究成果及科研动态,把研究生引向学科发展的前沿。

7.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科研条件,帮助解决课题研究中的困难,并为研究生提供适量的科研补贴。

8.指导研究生课程学习、科学研究、专业实践和撰写论文的各个阶段,做好中期考核、开题报告、外出试验、外出参加学术会议、论文中期检查、论文预答辩、论文外审、毕业鉴定等各个环节的审核。

9.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科研道德观念,时刻牢记恪守学术道德,摒弃学术不端行为,以科学严谨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科研工作。

10.合理支配使用学校为研究生提供的培养经费。

第五章  导师组

第九条  导师组由23名本专业相同或相近研究方向的教师组成。专业学位原则上要求有校外导师。

第十条  导师组要定期听取研究生学习和工作汇报,帮助研究生分析、解决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,发挥集体智慧,保证研究生论文写作工作的顺利进行。

第十一条  积极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,参加联合培养的导师应共同商定联合培养计划和要求,共同关心研究生的学习、工作、思想和生活状况,不允许对研究生放任自流或相互推诿。

第六章   

第十二条  本管理办法由学位办负责解释,自印发之日起实施。原文件同时废止。

©2024版权所有:bat·365(中文)官方网站 - 登录入口
地址:中国河北省秦皇岛市河北大街西段360号 邮编:066004
网站:www.sl0578.com


 

Baidu
sogou